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9月10日至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考察時強調,“鄉村振興關鍵在產業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農村人口規模性返貧致貧。”“推動農村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指明方向、凝聚力量。全省廣大干部群眾紛紛表示,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為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堅決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鄉村建設水平、鄉村治理水平,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農村人口規模性返貧致貧。
甘肅光照充足、氣候干燥,晝夜溫差大,有著發展特色農業的天然優勢。近年來,甘肅把發展幫扶產業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治本之策,聚焦“土特產”,全力做好“農頭工尾、畜頭肉尾”文章,聚力實施優勢特色產業倍增行動和提質增效行動,扎實開展延鏈補鏈強鏈和“甘味”品牌建設,加快壯大以“牛羊菜果薯藥”為主導、地方特色產業為補充的優勢特色產業,特色產業持續呈現結構趨優、規模擴大、效益提升的良好態勢。
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常宏表示,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因地制宜做大做強特色優勢農業,健全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老百姓更多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加快推進農業強省建設。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我們深受啟發、倍感振奮。”天津援甘前方指揮部產業組組長劉志剛表示,將持續挖掘東西部協作潛力,全力推動特色產業提升、產業集群打造、消費幫扶助農增收、勞務協作提升“四項行動”,為甘肅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貢獻力量。
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是做好“三農”工作的底線任務。今年,甘肅在全國率先出臺《甘肅省高標準農田建設管理條例》,全年籌集各類中央資金63.65億元,計劃建成高標準農田284萬畝,已建成98.34萬畝。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省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指明了方向。”省發展改革委農村經濟處處長成偉表示,將優先謀劃、優先部署、優先推進,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大力度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加強品種保護和培育,優化種植方式,做強做大鄉村振興特色產業,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
省人大常委會農業與農村工作委員會干部楊宏玲說,將把總書記的深切關懷轉化為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和行動自覺,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貢獻力量。
培育壯大鄉村特色優勢產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關鍵在產業振興。
甘肅省供銷聯社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李書敏表示,要將扶持鄉村產業作為重要工作方向,持續聚力構建農資保供和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村現代流通服務體系、農村物流配送和綜合服務體系、社有企業支撐體系、基層組織服務體系和聯合社現代治理體系,全面提升為農服務能力,推動農業投入品降耗增效,創新農業社會化服務方式,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帶動鄉村產業價值鏈整體提升。
甘肅農墾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懿篤說,作為省屬唯一現代農業企業集團,甘肅農墾集團將錨定發展目標,勇擔重任、主動作為,走在前、挑大梁,切實保障重要農產品穩定供給,全力筑牢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立足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組織優勢,著力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深挖企地融合發展潛力,持續釋放“墾”字號品牌動能,多措并舉打造優質農業企業品牌,更好發揮農墾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骨干作用,努力當好隴原鄉村全面振興“排頭兵”。
“近年來通過發展種羊繁育、肉羊養殖、有機果樹種植等產業,我們帶動了8個鄉鎮27個村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促進農戶穩定增收。”蘭州鑫源現代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尹建敏說,將重點推進東鄉縣食用菌菌棒生產加工、鄉村振興創業示范基地建設以及太空蘆竹示范種植等項目,致力于構建一、二、三產業全鏈條緊密聯系、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鏈和創新生態圈,壯大特色產業,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
“從電視上看到總書記在甘肅考察的消息,大伙都很激動。”古浪縣富民新村黨委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張延堂對習近平總書記五年前到富民新村視察時的情景記憶猶新,難以忘懷。他說,五年來,我們牢記總書記囑托,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提升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接續推進鄉村振興,進一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強化“一老一幼”服務,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便捷的服務。如今,富民新村已入選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率先創建為省級“和美鄉村”。
“今后,我們將再接再厲,乘勢而上,不斷完善道路建設、污水處理、農廁改造等基礎設施條件,帶領村民大力發展富民產業,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張延堂說。
全面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細雨如織,輕柔地灑落在渭源縣元古堆村。9月13日下午,村委會辦公室里,干部群眾圍坐一堂,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展望更加美好的未來。
“2013年總書記來到我們元古堆村,鼓勵大家‘咱們一塊努力,把日子越過越紅火’。十多年來,我們牢記囑托苦干實干,蹚出了一條從貧困村到小康村,再到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振興發展之路。”元古堆村黨總支書記董建新說。
“現在,全黨全國人民正在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我們要更加團結、更加努力,大家一起加油干,創造新的更大輝煌。”總書記的話語讓大伙倍感振奮。“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堅定了我們的發展信心。我們將繼續攜手并進,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董建新說。
“近年來,布楞溝村養殖、旅游等富民產業不斷壯大,鄉村振興的步子邁得更穩更快。東鄉縣鄉村振興學院不久前落成并投入運營,祥泰養殖合作社即將竣工,好消息接連不斷。”東鄉縣高山鄉布楞溝村包村工作組組長馬帆說,將繼續改善基礎設施,提升南北兩山綠化水平,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推動勞務輸轉、養殖等產業提質增效,全力打造產業強村、鄉村振興示范村,讓大家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康縣陽壩鎮,萬畝茶園風光秀麗,天鵝湖聞名遐邇,游客紛至沓來,踏青避暑、采茶賞景,形成了“以茶促旅、以旅帶茶”的茶旅融合發展新格局?悼h陽壩鎮鎮長李金利表示,將聚焦特色農業、鄉村旅游兩大資源優勢,通過環境綜合整治行動改善村容村貌,不斷提升村莊“外在美”,堅持以茶賦能,積極探索農文旅多業態融合發展新路徑,打造集茶葉發展、文化體驗、休閑觀光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豐收。
走進高臺縣巷道鎮東聯村,一幅村凈、景美、人和的幸福鄉村畫卷映入眼簾。高臺縣巷道鎮東聯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朱興飛說,將以省級“和美鄉村”創建為契機,持續提高農村生活質量,深挖鄉村文化資源,在做大做強富民鄉村產業上做文章下功夫,帶領群眾走產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之路。
(記者 楊唯偉 馬國順 曹立萍 海曉寧 金奉乾 馮寶強 王思璇 石丹丹 王虎 王煜宇 侯洪建)
版權聲明
1.本文為甘肅經濟日報原創作品。
2.所有原創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甘肅經濟日報對外版權工作統一由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甘肅云數字媒體版權保護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受理對接。如需繼續使用上述相關內容,請致電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聯系電話:0931-8159799。
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