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9月10日至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考察時強調,集中力量辦好群眾普遍需求、能夠辦成的民生實事,讓群眾可感可及。殷殷囑托,溫暖人心,催人奮進。我省廣大干部群眾紛紛表示,要將總書記的親切關懷、殷切期望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增進民生福祉,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緊扣居民實際需要,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緊扣居民實際需要特別是“一老一小”等重點,不斷提高社區服務水平。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把基層治理和社會治安做得更扎實。
甘肅省已連續4年將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納入為民實事任務,改造建設鄉鎮(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420個、村級互助幸福院600個,全省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城市“一刻鐘”養老服務圈基本形成,農村養老服務供給能力不斷提升。
“我們將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深入貫徹國家關于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要求,緊密結合民政職能,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保障,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省民政廳養老服務處干部曾博僑表示。
“加強‘一老一小’服務體系建設,是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關鍵舉措。”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高翔表示,將進一步強化部門協作,健全覆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務體系。深入推進甘肅省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十大工程、30項行動”。持續健全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建設,促進育幼服務消費擴容升級。有效解決失能、失智老年人就近就便在社區或居家解決醫療服務和養老照護問題。推動健全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多措并舉減輕家庭養老育幼負擔。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對基層社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深感責任重大。”蘭州市城關區鐵路西村街道和政西街社區黨委書記張瑜說,近年來,社區堅持黨建引領,大力推行“田字型”基層治理體系建設,劃分10個精細化網格,引導黨員、青年志愿者、退休老干部和熱心群眾共同參與社區網格化管理工作。社區將把網格服務從“格”延伸到“戶”,及時掌握居民急難愁盼問題,做實做細民生實事。
蘭州市城關區團結新村街道天水南路社區黨委書記藺文君說,社區將繼續在矛盾糾紛調解上下功夫,通過組建“小馬扎”矛盾調解志愿隊,確定矛盾調解工作日,邀請律師志愿者和群眾多方合力、多元化解,將矛盾控制在網格內,化解在第一線,守護社區和諧穩定。
“我將把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總要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深耕基層治理、堅持為民服務,以飽滿的熱情和扎實的作風投入到護民平安工作中去,強巡控、勤見警、保安全、解民憂,全力以赴守護轄區平安,以實際行動踐行‘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宗旨,堅決捍衛政治安全、維護社會安定、保障人民安寧。”蘭州市公安局城關分局廣武門派出所民警彭裔涵說。
高度聚焦民生關切,努力書寫幸福答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集中力量辦好群眾普遍需求、能夠辦成的民生實事,讓群眾可感可及。
省人社廳就業促進處處長劉罡說,近年來,我省人社系統始終把穩定和擴大就業擺在首要位置,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全力以赴穩存量、擴增量、提質量、兜底線,年均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0萬人以上,輸轉城鄉富余勞動力500萬人以上。“我們將持續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繼續統籌優化實施穩崗擴就業政策,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穩定就業的期盼,積極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與高質量充分就業協調聯動。”
“我們將秉持‘讓每位師生幸福成長’的辦學理念,以強化制度管理、優化課程建設、提升教育質量為目標,持續鞏固‘雙減’成果,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水平,提高課后服務質量,提升育人品質。”甘肅省蘭州實驗小學校長任德成說。
社會救助事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省民政廳社會救助處副處長金永華說,我們將堅持統籌推進我省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加快健全以社會救助信息平臺為依托,以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急難社會救助、服務類社會救助、其他救助幫扶等五類政府救助為主體,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的社會救助政策體系,推動構建覆蓋全面、城鄉統籌、分層分類、綜合高效的“大救助”格局;實現救助資源統籌銜接、救助信息聚合共享、救助效率有效提升,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困難群眾,切實兜住兜準兜好基本民生底線。
省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任進全表示,將廣泛開展防災減災知識普及、健康教育、應急救護培訓等,積極參與社區治理、防災減災、產業幫扶、精神文明、健康促進等工作,創新基層治理模式,不斷增強基層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甘肅篇章貢獻力量。
穩步推進民生工程,不斷增進百姓福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依法加強宗教事務治理。做好積石山地震災區等受災群眾生活保障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確保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也是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甘南州委常委、州委統戰部部長王力表示,將始終把黨的領導貫穿民族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形成黨委統一領導、政府依法管理、統戰部門牽頭協調、民族工作部門履職盡責、各部門通力協作、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格局。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扎實開展“沿洮沿黃民族團結進步創新區”聯創共建行動,開展“感恩共產黨、奮進新時代”教育活動,推動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引導各族群眾不斷增強國家意識、公民意識和法治意識。
臨夏州融媒體中心下沉積石山縣吹麻灘鎮黨委第一書記、吹麻灘鎮林坪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馬建華表示,要著力培育發展富民產業,按照“一崗一業一棚一圈一貸”的有利政策,加快搬遷區土地流轉,引導群眾發展特色川塬現代生態農業,讓受災群眾“搬得穩”。要做好防返貧監測,切實保障好受災群眾特別是困難群體基本生活,努力推動群眾生活水平和居住條件得到較大改善和提升。
甘肅水投引洮水務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王寶林表示,引洮水務公司將不斷提升供水保障水平,通過科學調度精準安排,有效保障安全高效供水,讓有需要的地方及時用上引洮水;不斷提升水質保障水平,每月進行水質檢測,確保供出的每滴水都符合國家標準;不斷擴大受益人口范圍,讓更多群眾感受到引洮工程帶來的福祉,提升受益區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我們將持續開展城鎮污水管網建設改造,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確保重點行業治污措施落實到位。持續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排查整治,確保達到長治久清成效。深入打好飲用水安全保障保衛戰,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排查整治‘回頭看’,讓群眾喝上放心水。”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副處長楊波說。
張掖市住建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趙志勇表示,將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收集設施建設管理運行,全力提升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處置工作水平。著力加強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有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速推進和美鄉村建設。
(記者 李永萍 顧麗娟 王聰 王君潔 崔亞明 范海瑞 王睿君 薛硯 蘇家英 王虎 蔡文正 張燕茹)
版權聲明
1.本文為甘肅經濟日報原創作品。
2.所有原創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甘肅經濟日報對外版權工作統一由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甘肅云數字媒體版權保護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受理對接。如需繼續使用上述相關內容,請致電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聯系電話:0931-8159799。
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