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房惠玲 文/圖
在河西走廊西端,坐落著一座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工業旅游城市——嘉峪關市。這座城市因礦建企、因企設市、因關得名,千萬噸優質鋼鐵、120萬噸不銹鋼、170萬噸電解鋁的雄厚產能,以及百萬千瓦級光伏發電能力,無不彰顯著其強勁的工業實力。
4月27日,由省委宣傳部組織的“強信心·看發展——2025年經濟工作專題報道”采訪團踏入嘉峪關市,深度挖掘這座城市的發展密碼。
深耕傳統產業 加速轉型升級
走進酒鋼集團東興嘉宇新材料有限公司,車間內機器轟鳴,一卷卷嶄新的鋁材產品整齊碼放,濃郁的金屬氣息撲面而來。公司黨委副書記王文斌介紹:“我們軋制不同成分的鋁板帶供應給下游客戶,下游客戶將這些材料用于生產航空餐盒、智能家電、3C電子等產品。憑借先進的生產工藝,我們已成為眾多知名企業的核心供應商。”

酒鋼集團東興嘉宇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今年3月,東興嘉宇鋁合金板帶精深加工產品結構優化升級一期項目順利竣工驗收。該項目中的8#冷精軋機為2000mm冷精軋機組,是整個項目的核心設備之一。它采用先進的軋制技術與控制系統,能夠實時監測、調整軋制過程中的各項參數,精準把控產品厚度和板材平直度,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該機組投產后,將推動東興嘉宇新材料有限公司電池箔等優勢產品在性能、質量及規格等方面實現全面升級。冷軋作業區副作業長趙進軍透露,截至目前,該項目多臺退火爐已投入使用。屆時,冷軋產品生產能力接近40萬噸/年,高附加值產品占比超50%。
作為西北地區最大的鋼鐵工業基地和甘肅省重要的老工業基地,嘉峪關市構建起以冶金工業為主體,新能源、裝備制造、電力化工、新型建材、食品釀造為骨干的現代工業體系。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進程中,嘉峪關堅持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為引領,推動鋼鋁產業實現裝備升級、工藝革新、產品迭代,并引進一批重點延鏈補鏈項目。2024年,鋼鋁兩大產業鏈總產值達1111億元,連續兩年突破千億元大關。
聚焦新能源建設 培育發展新動能
從嘉峪關市西行24公里,嘉峪關市寧晟新能源有限公司500兆瓦/1000兆瓦時獨立儲能項目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項目于2024年9月開工,目前土建與設備安裝已完成,計劃今年6月底并網運行。該項目總投資約12億元,采用創新型磷酸鐵鋰電池系統與超級電容儲能系統混合技術,還配套建設了330千伏變電站。”該項目經理王春開介紹,作為甘肅省“十四五”新型儲能試點示范項目和2024年省列重點項目,該項目建成投運后,將顯著提升電力系統供電可靠性,改善新能源電能質量,有力帶動甘肅省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提高“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發電消納比例,加速嘉酒地區新能源開發進程。
近年來,嘉峪關立足自身優勢,穩步推進新型工業化,培育新質生產力。規上工業增加值連續24個月保持9%以上增速,近3年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速達40%。同時,積極培育新興產業,構建“多能互補”“源網荷儲”一體化綠色能源體系,形成全鏈條產業閉環。2024年,光伏發電并網總裝機超過196萬千瓦,較“十三五”末增長142.8%。
優化營商環境 激發市場活力
在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嘉峪關市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嘉峪關市發改委副主任兼營商環境建設局局長黃建基介紹,嘉峪關以打造“營商至嘉·關照到家”服務品牌為目標,全力優化營商環境。今年以來,“一窗通辦”事項拓展超20%,全市70%的事項實現綜窗服務,企業群眾辦事從“多窗多次”變為“一窗一次”,一季度“大綜窗”累計辦件4.5萬件。嘉峪關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持續推進審批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工程審批管理系統共覆蓋61個事項,告知承諾審批率達70.6%。
在企業開辦方面,一季度新設立經營主體1222戶,同比增長10.7%。招投標領域,2023年嘉峪關市在全省率先實現全流程電子化和遠程異地評標全覆蓋,“不見面”開標率達100%,簽訂合同信息公開率為100%;還開辟重點民生項目“綠色通道”,高峰期實行不分周末加場和“7+N”延時服務。政府采購方面,持續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一季度授予中小企業政府采購合同金額1090.7萬元,占采購合同總額的100%,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從傳統工業重鎮到綠色發展先鋒,從產業升級到營商環境優化,嘉峪關正以堅定的步伐,在新時代的征程上奮勇前行,向著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不斷邁進。
版權聲明
1.本文為甘肅經濟日報原創作品。
2.所有原創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甘肅經濟日報對外版權工作統一由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甘肅云數字媒體版權保護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受理對接。如需繼續使用上述相關內容,請致電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聯系電話:0931-8159799。
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