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經濟日報卓尼訊(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房惠玲)7月31日,2025全國黑木耳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九色甘南農特產品營銷暢享會在甘南州卓尼縣舉行。大會以“卓耳不凡·因為有尼”為主題,匯聚全國200余位院士專家、科研院所及企業代表,共商產業發展路徑,助力鄉村振興。

會上,“李玉院士甘南卓尼高原食藥用菌科研基地”正式揭牌,標志著卓尼高原食用菌產業邁入“院士賦能”新階段。活動現場還頒發了甘南卓尼高原食藥用菌科研基地首席科學家聘書,并發布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木耳產業發展白皮書》。簽約儀式上,卓尼縣人民政府與中建八局、姑友道(福建)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等12家單位達成戰略合作,涵蓋菌種研發、智能裝備、冷鏈物流等全產業鏈環節,簽約總金額達3.6億元。

近年來,甘南州將食用菌產業作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支撐,構建起集菌種研發、菌棒生產、規模種植、精深加工、集散銷售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探索出一條政策扶持、科技賦能、企業帶動、群眾增收的生態產業發展路徑。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牧戶”模式,在卓尼、臨潭、舟曲等核心產區種植木耳1.2萬畝,年產鮮品4萬噸,全產業鏈產值達3億元,帶動4.2萬名農牧民嵌入產業鏈,戶均年增收近萬元。

作為“中國黑木耳之鄉”,卓尼縣整合政府、科研院所、企業及農牧戶力量,深化“產學研融合”,建成栽培大棚4000余座,帶動5960戶農戶年均增收6000元以上。當地創新推行“春季黑木耳+冬季羊肚菌”一年兩茬輪作模式,同步發展香菇、平菇等多品種食用菌,實現了資源高效利用與生態保護的協同發展。

大會期間,同步舉辦了“九色甘南農特產品營銷暢享會”,現場不僅展示了卓尼黑木耳、牦牛肉干、洮硯等特色產品,還設置了藏式木雕、洮繡等非遺技藝體驗區。來自天津、山東等地的采購商與當地企業現場簽約,達成意向訂單金額超1億元,進一步推動甘南優質農特產品走向全國市場。
版權聲明
1.本文為甘肅經濟日報原創作品。
2.所有原創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甘肅經濟日報對外版權工作統一由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甘肅云數字媒體版權保護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受理對接。如需繼續使用上述相關內容,請致電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聯系電話:0931-8159799。
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