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蔣文艷
推開武威金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威金倉科技”)產品展廳的玻璃門,一股淡淡的生物發酵氣息撲面而來。展廳內,企業近10年的發展軌跡濃縮在百平方米的空間里,每一處陳列,都在訴說著這家扎根民勤的生物科技企業如何從戈壁荒灘上破土生長并發展壯大。

“讓每粒化肥都釋放最大善意”,是武威金倉科技根植于心的發展信念。武威金倉科技自2016年成立以來,深耕農業生產中養分效率低下、養分流失嚴重和過量施肥等問題的解決,致力于高效綠色環保新型肥料及增效劑的研發與生產,目前已成為全球領先的脲酶抑制劑NBPT和硝化抑制劑DMPP生產商之一。
來到暢銷產品展示區,五顏六色的肥料樣品讓人眼前一亮。武威金倉科技技術總監劉家歡拿起一瓶淡黃色液體笑著介紹:“這是根據不同肥料工藝、特點、訴求,為客戶定制的不同功能肥料。”

手指一袋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增效伴侶Ⅰ號,劉家歡說:“這款產品能跟著滴灌系統滲透到根系,尤其適合玉米、馬鈴薯等大田作物。就拿玉米來說,原本畝產1000公斤的地,用了它能多收100公斤,農戶一畝地直接增收200元。”
劉家歡打趣道:“我們的產品有控制肥料‘上天入地’的本領,讓本該往天上飄的氨氣少了,往水里流的硝酸鹽少了,讓更多養分留在土壤里,被莊稼‘吃’進去。”
為提高氮肥利用率,實現化肥減量增效、減少環境污染,武威金倉科技已建成5000噸DMPP和5000噸NBPT生產線,產品70%以上出口到歐美地區的“世界500強”跨國企業。同時,該企業積極與國內肥料企業、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拓展脲酶抑制劑和硝化抑制劑的應用領域。
武威金倉科技始終將技術創新視為立身之本。為此,企業特別在上海成立研發中心,匯聚4名化工、農學博士及30余名研發人員,每年投資上千萬元用于研發創新。目前,武威金倉科技正在加速推進新增2萬噸原藥產能的第三代新工藝,這一工藝不僅更環保,且成本更低,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全球行業內的領先優勢。這些創新成果不僅提升了產品競爭力,更為中國農業綠色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撐。
來到蔬菜智能人工氣候室,記者看到由中央智能控制系統控制的智能頂置光溫室,正在按照科研實驗要求精準控制參數。“溫室通過模擬不同區域氣候、土壤條件,驗證產品在不同地方氣候下的效果,為品種選育提供堅實基礎。”劉家歡說。

好產品需要好推廣。去年,在甘肅省耕地質量建設保護總站支持下,武威金倉科技在河西走廊開展了4萬畝示范項目,今年將擴大到10萬畝,連續三年免費推廣,涉及玉米、小麥、馬鈴薯、辣椒、板藍根等多種作物。示范結果顯示,添加抑制劑的肥料在減肥控肥、糧食高產、品質提升等方面均取得顯著效果。這些成功案例,不僅贏得農民的信賴和好評,更為武威金倉科技及穩定性肥料的市場推廣奠定了堅實基礎。
值得關注的是,2025年1月16日,武威金倉科技成功簽約養分資源高效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共建穩定性肥料研究院。通過與重點實驗室深度合作,將進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推動穩定性肥料技術不斷創新升級。

武威金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于亦忠在簽約儀式上表示,公司目前已成為全球領先的抑制劑生產商和增效技術服務商,建成萬噸級抑制劑產能,每年服務上千萬噸肥料,施用于全球3億畝土地。未來公司將在全國重點實驗室平臺上,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創制一系列中國獨特的新型抑制劑,打造中國抑制劑品牌,為全球綠色農業發展貢獻力量。
版權聲明
1.本文為甘肅經濟日報原創作品。
2.所有原創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甘肅經濟日報對外版權工作統一由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甘肅云數字媒體版權保護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受理對接。如需繼續使用上述相關內容,請致電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聯系電話:0931-8159799。
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