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劉延海 蘇黎明
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既需超前布局未來產業,也需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白銀市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推動傳統產業向高端化邁進,以新質生產力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在白銀有色長通電線電纜有限責任公司的微細電磁線車間,生產線高效運轉,426臺設備日產量超過40噸。該公司微細電磁線車間技術部部長梁宗輝介紹,2021年10月,為滿足高端用戶對微細及特種漆包線的需求,公司實施了超微細電磁線擴能項目,新建年產1萬噸微細電磁線的生產線,并于2022年11月投入試生產。該生產線關鍵設備采用德國尼霍夫中拉退火設備,包漆工序配置了自動在線檢測系統。
經過多年技術攻關,該公司于2021年自主研發出0.012毫米超微細電磁線,達到行業極限制造水平。梁宗輝表示,該產品可應用于醫療和軍工等高精尖領域,旨在助力傳統產業升級、掌握市場主動權。
0.012毫米超微細電磁線由2.6毫米銅線經多道工序拉制而成,直徑僅相當于成年人發絲的六分之一。生產線數字化轉型推動了精益化生產。據微細電磁線車間副主任馬國慶介紹,該產品已出口日本、韓國、印度和菲律賓等國家,產能利用率超過95%。
通過智能化轉型,該公司實現了從“制造”到“智造”的關鍵跨越。今年上半年,電磁線產品產能釋放率達92%以上,銷量突破7000噸,創歷史最佳業績。馬國慶表示,車間重點攻克懸浮模具涂漆技術,推動產品綠色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白銀集團圍繞有色主體產業,加快構建全過程創新鏈。作為集團礦物研究主力軍,西北礦冶研究院在資源二次利用方面成效顯著,近期成功投運錸酸銨生產線。該院副院長魯興武表示,該生產線年處理廢酸近30萬噸,可產出錸酸銨約5.6噸、錸金屬約3.5噸,品位達到99.99%,為錸粉和錸條加工提供原料保障。
目前,西北礦冶研究院已初步建成年產粗錸酸銨2.5噸、高純錸酸銨2噸、高純錸金屬1.5噸的生產線,實現了高純錸金屬規模化發展。魯興武介紹,該院自2014年起開展錸的研發與技術攻關,目前錸回收率從不足85%穩定提高至95%以上,即使僅15毫克的錸也能高效提取。
通過“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人才支撐”全鏈條創新,該院有效改造現有生產力、培育新質生產力。今年上半年,實現經營收入1.1億元,同比增長120%;新簽合同165項,總金額達1.08億元。
版權聲明
1.本文為甘肅經濟日報原創作品。
2.所有原創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甘肅經濟日報對外版權工作統一由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甘肅云數字媒體版權保護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受理對接。如需繼續使用上述相關內容,請致電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聯系電話:0931-8159799。
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