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張克勤 通訊員 周愛玲 楊婷
初秋時節,酒泉市肅州區總寨鎮店閘村的店閘至牌漫農村公路上,筆直平坦的柏油路向著遠方延伸。田野里,大片待收的玉米泛著金光,勾勒出農村秋季特有的豐饒景象。而比這秋色更令人心曠神怡的,是腳下這條煥然一新的公路。
過去,“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是住在這一帶的村民出行的真實寫照。如今的改變,得益于酒泉市近年來持續推進的農村公路路域環境整治行動。該市將其作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進鄉村振興的基礎工程,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抓手,著力實現從“走得通”到“走得好”“走得美”的跨越。
8月22日一早,店閘村6組村民馬桂玲和部分村民一起,積極參與公路環境整治。她感慨道:“前些年這兒還是土路,下雨天根本沒法走,三輪車、自行車都會陷在泥里。現在路修好了,還有人經常清掃,出門方便多了。更重要的是,來村里的商販多了,我們的農產品也不愁賣了。”
在肅州區銀達鎮拐壩橋村丁沙公路段,村民們正在清掃道路。往來車輛行駛在寬闊的農村公路上,太陽能路燈讓夜晚出行也一片明亮。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寫在村民們幸福的臉上。拐壩橋村黨總支副書記羅元海介紹:“我們主要負責公路巡查、日常保潔,發現病害及時上報。每周五組織村干部和群眾清掃道路,各項工作都已形成長效機制。”
據肅州區交通運輸局消息,近年來,該區對管轄公路沿線區域進行全面排查,及時清理垃圾、消除隱患。通過開展標準化養護示范路和平安公路創建,積極打造“暢、安、舒、美”的農村公路通行環境,并建立“路長制”管理體系,確保整治成果長效保持。
路域生金,暢通動脈激活鄉村經濟。道路的提升不僅便利了出行、美化了環境,更成為帶動產業發展的“黃金通道”。總寨鎮店閘新村居民李香玲每天多次往返于店閘至牌漫公路。她說:“路修好后,商販的車能直接開到溫室大棚前,成本降了,我們的收入也增加了。”
路好了,環境美了,村民參與打掃衛生的積極性提高了……金塔縣定期對鄉村道路進行巡查和清掃,對排查出的瀝青路面翻漿、坑槽、沉陷等影響交通安全的問題,抽調養護技術人員徹底處治,有效保障了道路安全暢通。
路通則業興。為確保全市農村公路路域環境整治取得實效,酒泉市全力提升農村公路路況,著力營造安全、通暢、便捷、舒適的出行環境,確保農村公路始終保持良好服務狀態。
酒泉市公路管理局路政管理科科長許蘭表示:“今年以來,我們圍繞打造‘暢安舒美’通行環境的目標,集中治理公路沿線‘亂搭亂建、亂倒亂排、亂堆亂放、亂涂亂掛’等突出問題,切實改善路容路貌,消除行車安全隱患。”
四通八達、整潔美麗的農村公路,承載著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向著更幸福的未來延伸,讓他們的美好生活駛入“快車道”。
版權聲明
1.本文為甘肅經濟日報原創作品。
2.所有原創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甘肅經濟日報對外版權工作統一由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甘肅云數字媒體版權保護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受理對接。如需繼續使用上述相關內容,請致電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聯系電話:0931-8159799。
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