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經濟日報蘭州訊(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祁玉潔)近日,記者從酒泉市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該市荒漠化與沙化土地面積已連續20余年保持“雙縮減”。截至目前,荒漠化土地累計減少127萬畝,沙化土地累計減少93萬畝,重點區域實現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酒泉市地處河西走廊西端,是全國四大沙塵暴策源地之一,沙化土地占國土面積的56%,風沙線長達近千公里。近年來,當地將“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作為治沙主戰場,創新推行“網格化治理、項目化推進、精準化投入”模式,應用無人機飛播、智能滴灌、草方格沙障等技術,大幅提升治沙效率。
酒泉市還探索“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路徑:在沙區培育經濟林果56.6萬畝,種植梭梭、白刺等沙生植物56萬畝,接種肉蓯蓉18萬畝;引進企業年消納流沙50萬立方米,用于生產新型建材;依托沙漠旅游資源,年吸引游客超100萬人次,形成“沙里淘金、多業融合”的富民模式。
酒泉市重點實施金塔縣環城防護林、敦煌市庫姆塔格沙漠東線治沙等工程,累計完成營造林138萬畝、草原生態修復568萬畝、沙化土地治理457萬畝,成功筑牢甘肅西大門生態安全屏障。
版權聲明
1.本文為甘肅經濟日報原創作品。
2.所有原創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甘肅經濟日報對外版權工作統一由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甘肅云數字媒體版權保護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受理對接。如需繼續使用上述相關內容,請致電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聯系電話:0931-8159799。
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