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通訊員 程莉 李廷全 劉建軍
今年以來,臨澤縣積極探索綠色發展新路徑,將太陽能、光伏發電與傳統畜牧業有機融合,積極探索“牧光互補”發展新模式,將“閑置棚頂”變身“綠電生產線”,走出了一條經濟與生態協調共進的增收路。
走進甘肅匯澤肉牛養殖場,一排排深藍色的太陽能光伏板整齊地覆蓋在牛棚屋頂上,源源不斷地將太陽能轉化為綠色電能。屋頂下,1000多頭肉牛悠閑地吃著草料,“哞哞”聲此起彼伏。這正是甘肅匯澤肉牛養殖場探索“光伏+養殖”新模式,實現“一地兩用、復合增收”的生動實踐。
“我們打造的‘牧光互補’養殖模式,屋頂光伏板發電,棚內開展養殖,兩者互不影響。一年下來能發電480多萬度,僅發電效益就達280萬元左右。同時,用光伏板替代傳統棚頂,還節約了建設成本,這4棟牛棚單是棚頂就省了20多萬元,算下來一年綜合收入差不多有300萬元。”甘肅匯澤肉牛養殖場場長白虎介紹道。
甘肅匯澤肉牛養殖場位于臨澤縣板橋鎮西灣村轉彎河,由格瑞達農牧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新建牧光互補標準牛舍4棟,配套飼草地1300畝,年肉牛飼養量達5000頭以上。養殖場在抓好養殖場建設的基礎上,結合新能源產業發展實際,投資1720萬元在圈舍頂部等處架設4兆瓦分布式光伏發電板,成功構建起“頂上發電、棚內養殖”的綠色發展格局。
近年來,臨澤縣堅持“整體規劃、試點先行,因地制宜、全面推開”原則,統籌整合各方資源,積極探索屋頂光伏、“農光互補”“牧光互補”融合發展模式,放大“光伏+”多場景融合效應,為鄉村振興注入“綠色”新動能。“十四五”期間建成并網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38戶,裝機容量23.89兆瓦,全縣累計建成并網分布式光伏發電119戶,裝機容量24.5兆瓦。
版權聲明
1.本文為甘肅經濟日報原創作品。
2.所有原創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甘肅經濟日報對外版權工作統一由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甘肅云數字媒體版權保護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受理對接。如需繼續使用上述相關內容,請致電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聯系電話:0931-8159799。
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