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緱玉明
9月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宣布育兒補貼申領正式全面開放,這標志著我國育兒補貼政策從方案制定邁向實際落地階段。作為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和少子化問題的重要舉措,此舉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育兒補貼政策的出臺,彰顯了國家對生育問題的高度重視,體現了“生育不僅是家事,更是國事”的理念。近些年來,育兒成本高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生育意愿,從嬰幼兒的奶粉、紙尿褲等日常開銷,到后續的教育、醫療等長期支出,一系列的費用成為一些年輕人的生育顧慮之一。此次國家以現金補貼的形式,直接為育兒家庭提供經濟支持,每年每孩3600元的補貼雖不能完全覆蓋育兒成本,但對于眾多家庭,尤其是低收入家庭而言,猶如一場“及時雨”,能有效緩解他們在育兒過程中的實際經濟壓力,讓家庭在生育決策時更有底氣,也讓家長們在照顧孩子時多了一份安心與踏實。
該政策的亮點之一是其普惠性和公平性。無論一孩、二孩還是三孩家庭,均能享受相同標準的補貼,打破了以往部分地方政策只聚焦二孩、三孩的局限,真正做到了“一碗水端平”。這不僅體現了政策對所有育兒家庭的平等關懷,也有助于轉變生育純屬家庭責任的傳統觀念,營造生育友好的社會氛圍,讓每個家庭都能感受到國家在生育支持上的決心和溫度。
同時,便捷的申領方式也為政策的落實加分不少。線上可通過支付寶、微信和各省份政務服務平臺申請,線下可到嬰幼兒戶籍地的鄉鎮政府或街道辦事處申領,“線上+線下”雙渠道并行,極大地提高了政策的可及性,減少了中間環節的繁瑣,讓補貼能夠快速、精準地發放到育兒家庭手中,確保政策紅利及時惠及民眾。
然而,我們也要認識到,育兒補貼只是生育支持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并非解決生育問題的“萬能鑰匙”。要從根本上提升生育意愿,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還需多管齊下,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政策合力。在托育服務方面,需加快建設普惠托育服務體系,解決家長“帶娃難”的問題;在教育領域,要持續推動教育公平,減輕家庭教育支出負擔,讓孩子能享有優質且公平的教育資源;在職場方面,應完善生育保障制度,消除就業性別歧視,保障女性的職業發展權益,讓育齡夫婦沒有后顧之憂。這必然是一個持續探索、深化優化的過程,必須綜合施策、久久為功。
此外,政策落實的細節也至關重要。要優化服務,讓申領更方便,整合簡化程序,減少非必要材料提交;要強化各職能部門的聯動協同,讓執行更順暢,提高補貼領取效率;還要加強監督,確保政策執行的公平性,讓每一個育兒家庭都能按照統一標準享受補貼,把這項民生好事辦實辦好。
育兒補貼政策的落地,是我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建設的關鍵一步,它不僅為育兒家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幫助,也為國家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奠定了基礎。期待這一政策能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與其他配套政策形成強大合力,真正讓生育成為家庭幸福與國家發展的共贏之路,讓新生命的誕生為社會帶來更多的活力與希望,開啟我國生育支持事業的新征程。
版權聲明
1.本文為甘肅經濟日報原創作品。
2.所有原創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甘肅經濟日報對外版權工作統一由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甘肅云數字媒體版權保護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受理對接。如需繼續使用上述相關內容,請致電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聯系電話:0931-8159799。
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