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這字太小了,我這老花眼實在看不清啊!”2020年夏天,南京漢中路客服中心里,62歲的張大爺舉著手機嘆息,道出不少老年人在保險服務中的困境。如今,這樣的場景在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壽”)服務網點已鮮見——通過系統性適老化改造,從線下柜面到線上App,從專屬產品到暖心課堂,全鏈條適老服務體系成型,不僅惠及兩千多萬老年客戶,更讓中國人壽成為行業標桿。

中國人壽客戶服務部和消費者權益保護部黨支部培育“團結、奮斗、務實、創新”文化,將適老化服務作為落實集團“333戰略”的重點,成為行業首家通過工業和信息化部適老化及無障礙測評的公司,獲評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普惠保險案例。

張大爺的困境并非個例。中國人壽基層網點頻繁反饋,老年客戶辦理保單查詢、變更等業務時,常因“看不清、找不到、用不慣”受阻。支部深刻意識到,構建適老化服務體系刻不容緩。面對“行業無先例、標準不明確、責任待厘清”的困境,支部主動破題:黨員化身“老年客戶”體驗全流程,形成100余條痛點報告;黨支部書記牽頭成立專項調研小組,兩個月內通過線上調研、現場訪談等方式,完成覆蓋老年客戶、一線人員、銷售人員的6輪調研,發現超7成老年人“線上畏難、線下依賴”——他們并非抗拒科技,而是需要更友好的服務設計。
“解決‘看不清’,絕不止于放大字體。”黨支部書記提出,適老化改造需從線上體驗優化,拓展到全服務體系重塑,并將其作為支部“四個一”作風建設(需求一次理解、業務一次辦好、問題一次解決、體驗一次滿意)的重要抓手。支部牽頭組建專項工作組,制定涵蓋產品開發、銷售服務等8大板塊的《中國人壽服務適老化改造工作方案》,明確26項任務清單,通過“倒計時管理、責任到人、每周通報”機制,實現兩個月組建專項隊伍、完成上萬人員培訓,四個月改造 70余個線上功能點、上線老年專屬產品,以“國壽速度”回應期盼。

線下,近2500家柜面網點完成改造,配備輪椅、老花鏡等助老“六件套”,提供優先叫號、專人陪同服務,2023年起累計上門服務近7萬次;95519熱線支持老年客戶一鍵接入人工,提供“慢輕柔”服務及56種方言、少數民族語言支持,話后滿意度近99.9%。線上,壽險App遵循“兩加兩減”原則(功能技術做加法、理解操作做減法),改造三級頁面,同時強化風控——老年客戶借款全量接入人工回訪,新建智能語音風控機器人,成為行業首個獲適老化及無障礙認證的移動應用。
作風建設需扎根基層。總部搭建分公司創新共建平臺,推動適老服務從“標準化”向“特色化”升級,“長者陪伴課堂”應運而生:數字生活課堂上,柜面人員手把手教老人用手機,化解“數字恐懼”;文娛健康課堂提供美食分享、醫養知識等活動,豐富老人生活;金融消保課堂通過真實案例科普防騙知識,筑牢“防騙墻”。

截至2024年底,中國人壽累計提供上億次適老服務,構建起“產品有溫度、服務有速度、保障有力度”的體系。2025年,受保險業協會委托,作為牽頭單位之一編寫并發布《保險機構適老服務規范》,填補行業標準空白。
這場“指尖”改造,是中國人壽以擔當踐行“以客戶為中心”理念和“四抓落實”要求的生動體現。下一步,支部將繼續以“四抓落實”為指引,以老年客戶滿意為金標準,讓適老化服務既成為響應國家戰略的政治答卷,也成為踐行初心使命的民生答卷。(稿件來源:中國人壽甘肅省分公司)
版權聲明
1.本文為甘肅經濟日報原創作品。
2.所有原創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甘肅經濟日報對外版權工作統一由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甘肅云數字媒體版權保護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受理對接。如需繼續使用上述相關內容,請致電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聯系電話:0931-8159799。
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