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經濟日報臨澤訊(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通訊員 李炳 閆天虎)近日,筆者走進臨澤縣立紅林場沙棗林區看到,成群的“溜達雞”在郁郁蔥蔥的林間自由穿梭覓食,清脆悅耳的“咯咯”聲此起彼伏,一幅綠色生態與產業發展相融共生的美麗畫卷徐徐展開。
該林場由鴨暖鎮古寨村農戶王立紅經營管理,今年年初,他將周邊零散的100余畝集體林地進行整合流轉,發展林下養雞、養羊產業。然而資金缺口導致他舉步維艱,臨澤縣自然資源局了解情況后,積極向上對接,幫助王立紅爭取到省級財政林下養殖示范項目資金20萬元,助力他在林下成功養殖“溜達雞”1600多只、生態羊30只。
“第一批雞是5月份養殖的,現在基本賣完了。最近,又養了1500只,到11月份就可以出欄了。林下養的雞品質好,很受市場歡迎,一只雞能賣150元。”王立紅說。
林下養殖畜禽能有效遏制雜草過度生長、減少林木病蟲害,畜禽糞便還可還田增肥,較傳統方式養殖成本降低30%—50%,養殖的“溜達雞”肉質鮮嫩,深受市場青睞。
近年來,臨澤縣依托林地資源,因地制宜發展“林果、林藥、林禽、林旅”復合經營模式,推動林業從單一生態功能向“生態+經濟”轉型。目前,全縣建成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2個、省級林下經濟示范基地11個,形成以紅棗、葡萄為主的特色林果帶,以及肉蓯蓉、枸杞等沙生藥材種植區,推廣林下養雞、養鵝、蜜蜂養殖等生態循環模式,林下經濟年產值突破3.02億元,帶動上千戶農民實現增收致富。
版權聲明
1.本文為甘肅經濟日報原創作品。
2.所有原創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甘肅經濟日報對外版權工作統一由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甘肅云數字媒體版權保護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受理對接。如需繼續使用上述相關內容,請致電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聯系電話:0931-8159799。
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