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胡旺弟 通訊員 陳亞楠
為助力地方培育穩定可持續的清潔能源產業,張掖稅務部門主動靠前服務,為能源企業量身打造“全周期”發展稅費輔導體系,通過精準化、常態化的政策“滴灌”,全方位護航企業綠色發展。
釋放紅利:產業發展有底氣
張掖市高臺縣地處河西走廊腹地,坐擁得天獨厚的光照與風能資源,在清潔能源發展浪潮中率先布局、搶占先機。截至目前,高臺縣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已突破150萬千瓦,風力發電裝機容量達80萬千瓦,成功構建起“光伏+風電”協同并進的綠色能源發展格局,為區域低碳轉型注入強勁動力。
為支持新能源企業輕裝上陣,高臺縣稅務局精準發力,系統梳理能源企業適用的稅費優惠政策,組建專業政策服務團隊深入企業解讀稅費政策,確保政策紅利直達快享。
甘肅高臺匯能新能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主營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技術及產品的開發與銷售、光伏電站集成、風電和水電開發等業務。談及稅務部門的助力,企業負責人李蔚頗為感慨:“自項目籌建以來,稅務部門定期向我們推送相關的稅費優惠政策。公司項目雖然位置偏遠,但當我們遇到涉稅疑點,稅管員都會及時上門問需解難。在稅務部門專業精細的服務和輔導下,僅2024年,我們累計減免企業所得稅736.57萬元,節省了大量資金用于項目建設與技術升級。稅務部門的服務讓我們深感溫暖,企業對清潔能源產業發展的前景信心更足了。”
聚焦行業:助力企業有良方
走進臨澤龍源新能源有限公司板橋北灘500MW光伏治沙項目現場,整齊排列的光伏治沙陣列和風力發電機組綿延不絕,在防沙治沙的同時,將光熱和風力源源不斷地轉換為電能送向遠方。據統計,該企業自2023年投產以來,依靠風電、光伏發電量節約標準煤炭約15.4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46.7萬噸,綠色能源供應的穩定性、安全性、可持續性不斷增強。
臨澤縣稅務干部在企業走訪時了解到,企業存在項目前期投資大、技術研發成本高等痛點。稅務干部現場為企業財務人員解讀清潔能源增值稅即征即退等政策的適用條件及申報流程,幫助化解重大項目建設涉稅問題,讓綠色稅制紅利持續轉化為清潔能源發展的正向激勵,為新能源產業發展注入更強“稅動能”。“稅務干部為我們詳細解答了如何界定‘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如何劃分免稅期與減半期的收入歸屬等,幫助我們及時消除政策疑問。2024年至今,我們累計享受各類稅費減免82萬余元。”臨澤龍源新能源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金敏說。
稅惠賦能:打造能源新引擎
張掖抽水蓄能電站作為地區重點能源建設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河西走廊的“電力穩定器”。投產后年發電量達16.37億千瓦時,對推動地方能源結構轉型,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
為確保項目順利推進,肅南縣稅務局組建項目專班,深入研究項目建設全流程,認真梳理項目籌劃期、建設期、運行期各個階段涉及的稅收政策,為企業量身定制稅收管理工作指引,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通過定期上門走訪,為企業財務人員提供“一對一”的納稅申報輔導,“手把手”指導其通過電子稅務局便捷辦理涉稅業務,讓企業盡享政策紅利。
張掖抽水蓄能電站項目順利推進的背后,離不開稅務部門的支持。在項目負責人李小虎看來:“項目建設周期長、資金投入大,面臨的涉稅問題非常多,好在有稅務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及時輔導,讓項目建設更順利!”
下一步,張掖市稅務局將繼續聚焦清潔能源產業發展,不折不扣落實稅費優惠政策,用心用情提供優質稅費服務,助力繪就河西綠色生態走廊新時代畫卷。
版權聲明
1.本文為甘肅經濟日報原創作品。
2.所有原創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甘肅經濟日報對外版權工作統一由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甘肅云數字媒體版權保護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受理對接。如需繼續使用上述相關內容,請致電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聯系電話:0931-8159799。
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